中新網呼倫貝爾4月27日電 (記者 張瑋)“喔吼……”隨著使鹿鄂溫克人達琳瑪?shù)囊宦曢L呼,山林間的鈴鐺聲清脆悅耳,由遠及近。27日,達琳瑪和哥哥覺樂下山拉了一車豆餅,為懷孕的母鹿補充營養(yǎng)。
4月末,位于內蒙古大興安嶺深處的中國最后一支使鹿部落,迎來了馴鹿寶寶誕生季,獵民們都在山上忙著迎接新生命的到來。
馴鹿屬環(huán)北極動物,廣泛分布于歐洲、亞洲和北美洲苔原、山地和林區(qū)。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(qū)呼倫貝爾根河市的敖魯古雅鄂溫克族,是中國唯一以飼養(yǎng)馴鹿為生的民族。而生活在中國大興安嶺地區(qū)的馴鹿,是全球地理緯度最低、最靠南端的馴鹿種群。
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(xiāng)政府官方統(tǒng)計,其14個馴鹿點共有1300余頭馴鹿,今年春季預計產仔300余頭,較2022年產仔量增加近一倍。
“90后”的達琳瑪從小跟著父輩與馴鹿生活在一起,他告訴記者,“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是母鹿集中產仔期,當產仔期來臨之際,獵民們都會為它們事先選好接羔營地、搭好簡易鹿圈。”
“降生的小鹿要圈養(yǎng)一個月左右,才能去除野性不害怕人?!边_琳瑪說道。
這幾天,達琳瑪?shù)鸟Z鹿點已經有12頭小鹿出生。醫(yī)學專業(yè)畢業(yè)的覺樂會給每頭母鹿注射消炎藥物,“消炎針能讓馴鹿媽媽的惡露排得更干凈些?!?/p>
覺樂說,前些年,由于近親繁殖,馴鹿面臨種群退化的問題。近幾年,當?shù)卣畯亩砹_斯引進良種馴鹿,并與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特產研究所搭建馴鹿種質資源共享平臺,進行人工授精、培育引種實驗,提高了馴鹿的產仔率,且馴鹿幼仔的成活率也大有改善,馴鹿種群在逐漸擴大。
北疆新聞: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聞網站(客戶端),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(yè)中心旗下國家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(客戶端)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(lián)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