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除淫穢色情、封建迷信等危害人們身心健康、污染社會文化環(huán)境的文化垃圾,打擊非法出版物,是凈化文化市場的重要手段,也是推動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的必然要求。
全區(qū)“掃黃打非”戰(zhàn)線落實自治區(qū)“掃黃打非”工作電視電話部署會議提出的2021年重點任務要求,聚焦“育新人”使命任務,突出保護未成年人工作導向,嚴厲打擊各類涉黃涉非出版?zhèn)鞑セ顒樱罅η鍜呔W上網下有害信息和文化垃圾,堅定堅決弘揚新風正氣,有力維護了意識形態(tài)安全和文化安全。
打造“護苗”品牌
“你好,有你的快遞……”放下電話,自治區(qū)“掃黃打非”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便立即出門,有幾個快遞等著他呢。參賽作品從全區(qū)各地不斷飛來,自3月20日起,這樣的情景已經持續(xù)了一個多月。
為傳承黃河文明、續(xù)寫黃河文脈、弘揚黃河文化,共同營造全社會全領域全天候保護未成年人的濃厚氛圍,山西、內蒙古、山東、河南、四川、陜西、甘肅、青海、寧夏沿黃九省(區(qū))“掃黃打非”辦主辦中閱杯沿黃九省(區(qū))“護苗”書畫大賽,僅內蒙古賽區(qū)就收到了近600幅作品。
舉行“護苗”書畫大賽,是以筑牢“民心工程”為重點任務,開展“新風2021”集中行動的一項具體舉措。 “ 護苗2021”“凈網2021”“秋風2021”等一系列專項行動,體現的是有關部門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堅定態(tài)度和堅強決心。
為清除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隱患,通遼市奈曼旗關工委會同教育、公安、民政等部門,按照“屬地管理”和“歸口排查”的原則,對重點未成年人常態(tài)化排查。發(fā)揮“五老”網吧監(jiān)督員的作用,加強對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,抵制不良精神產品的生產、制作、傳播,打造良好的網絡環(huán)境。
為進一步凈化少年兒童成長環(huán)境,引導少年兒童多讀書、讀好書,文明綠色上網,4月19日,興安盟科右前旗巴日嘎斯臺小學開展以“護助少年兒童健康成長,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”為主題的“綠書簽行動”系列活動。一雙雙靈巧的手,繪制出一枚枚精致的書簽和一份份圖文并茂的手抄報;各班級召開了“綠書簽行動”主題班會,班主任們教育學生自覺抵制和遠離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,遠離不良報刊讀物,遠離有害出版物,小手拉大手,共同筑起抵御精神毒品的心靈防線。
此外,烏蘭浩特市都林街道建豐社區(qū)開展“護苗·紅色故事宣講”愛國主義教育,包頭市松石學校成立全區(qū)首家“關愛未成年人成長護苗凈土宣傳教育基地”,全區(qū)多地舉行了“護苗2021 ?綠書簽”系列宣傳活動,傳播文明,引領風尚,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
嚴懲違法行為
賣淫嫖娼在我國是法律禁止的行為。
日前,赤峰市松山區(qū)公安局穆家營子派出所打掉一涉黃犯罪團伙,團伙中22人均被批準逮捕,另有20余名嫖娼人員和賣淫女被治安拘留。
此案還要從2020年11月15日說起,當日,穆家營子派出所接到報警稱轄區(qū)有人打架。民警趕至現場處理發(fā)現,雙方竟是因嫖資發(fā)生沖突。
派出所對此立案偵查,一個以劉某旭為組織者的涉黃犯罪團伙浮出水面。劉某旭自2016年11月開始,就通過微信、QQ等社交軟件在網上介紹賣淫。該團伙分工明確:尚某等多名代聊人員在社交軟件上發(fā)布招嫖信息,聯系好嫖娼人員后將其信息發(fā)送至“工作群”。然后,劉某旭之妹劉某穎聯系賣淫女派活兒,賣淫女前往約定地點進行性交易。交易完成后,賣淫女獲取五成嫖資,代聊人員獲取四成嫖資,組織者劉某旭獲取一成嫖資。而劉某穎則賺取“死工資”,即每個代聊人員及賣淫女每天給她10元工資。截止案發(fā)時,該團伙組織賣淫2000余次,涉案金額達190余萬元。
隨著信息技術的發(fā)展,各類社交軟件不斷涌現,這本來是為了方便人們的生活,但有人卻動起了歪心思。
4月16日、17日,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公安局西城區(qū)派出所連續(xù)查處兩起利用社交軟件招嫖賣淫案件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》,9名涉黃人員被行政拘留,有效遏制了轄區(qū)涉黃違法活動。
4月23日,烏海市新聞出版版權局、文化旅游體育綜合執(zhí)法局在烏海市添源印刷廠舉行2021年非法出版物集中銷毀活動。工作人員依法公開銷毀烏海市“掃黃打非”工作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收繳的各類非法出版物近1300冊,涉及期刊、圖書、錄像帶等十幾類,有力維護了文化市場秩序。
法網恢恢,疏而不漏。任何涉黃涉非違法犯罪行為,終究難逃法律的制裁。
共筑安全防線
提高群眾法律意識、維權意識和自護能力,存進鄉(xiāng)村文化市場健康發(fā)展,離不開各部門的通力協作,齊抓共管。
近日,由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委宣傳部牽頭,聯合旗“掃黃打非”辦、就業(yè)局、基層普法志愿者服務隊、全民健康志愿者服務隊等多部門行業(yè)資源,以“弘揚烏蘭牧騎精神,一切為了人民”為主題,深入朱日和鎮(zhèn)哈敦烏蘇村開展了“掃黃打非”進基層多樣化宣傳活動。
蘇尼特右旗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(zhí)法局的執(zhí)法人員向群眾介紹如何鑒別盜版圖書,以及“掃黃打非”相關內容和法律法規(guī),教育群眾自覺抵制、遠離和舉報侵權盜版、淫穢色情等各類非法出版物。“烏蘭牧騎+掃黃打非”特色宣傳,推動宣傳觸角延伸到嘎查村(社區(qū))的每一個角落、每一戶人家,打通了“掃黃打非最后一公里”。
為全面整治網上違法亂象,堅決遏制網上負面、有害信息傳播蔓延,烏蘭察布市“掃黃打非”辦協調組織公安、網信等相關部門開展了專項網絡安全宣傳活動,就網上謠言及涉“黃賭毒”、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的預防、處置打擊工作進行了詳細解讀。組織工作人員深入車站、廣場、大型商場發(fā)放《致全市網民公開信》《網絡安全防范手冊》,現場講解經典案例、解答疑點難點,全力鞏固網絡安全。
與此同時,一場“掃黃打非”專項整治在大漠戈壁展開。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巴丹吉林派出所民警深入轄區(qū)賓館、書店、網吧、寄遞業(yè)進行逐一排查,重點排查書店是否存在侵權盜版教輔書籍及反動、淫穢、迷信內容和國家明令禁止其他內容的出版物,網吧是否提供反動淫穢鏈接,上網消費者是否進行危害信息網絡安全的活動。同時留下警民聯系卡,鼓勵群眾及時舉報涉黃涉非線索。
營造健康文明、和諧有序的社會文化環(huán)境,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參與。讓我們行動起來,自覺抵制侵權盜版及淫穢色情等非法出版物,積極參與打擊涉黃涉非違法犯罪活動,同心協力守護一方凈土藍天。(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陳春艷)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